突围

发布日期:2022-03-21 信息来源:办公室 作者:吴林邗 字号:[ ]

中华民族向来是“不惧困难,筚路蓝缕”。在浩浩汤汤五千年文化历史中,我们踊跃了太多的精神代表,在人生的困境中一次又一次突围。

明正德元年(1506年),王阳明因弹劾只手遮天的宦官刘瑾被杖责四十,贬至贵州龙场做驿丞。黔地多苦寒,那时龙场还属于偏远地区,无房无粮,条件艰苦。人生如小舟一般在历史的浪潮中来回翻涌,命运似乎再向他怒吼,要面对命运的风暴,但王阳明用行动回复到——我才是风暴。一天半夜里,他忽然有了顿悟,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,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——理不是来自外物,而是内在人的心中,认识到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”穷尽哲思的王阳明在龙场悟出了“心学”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绝处突围的王阳明终于实现了他的理想抱负。“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”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。

东去的大江与褐红色的峭石迸发出浪淘尽的美感,他不仅感叹: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这“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”的美景让人想起了赤壁古战场。谁又能拒绝实现“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”的理想呢?他不仅感叹:“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,人生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。”自嘲于自己想法丰满,现实骨感。被一贬再贬的苏东坡也感觉要走进了人生的包围圈。但苏轼是豁达的,他感叹到,枝上柳绵吹又少,天涯何处无芳草?天涯之大,总有一处容身,有一方烟草水土,可供欣赏。他再次走向赤壁,他想明白了,他悟了。千古杰作《赤壁赋》在此产生。“寄蜉蝣于天地,渺沧海之一粟。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、挟飞仙以遨游,抱明月而长终。知不可乎骤得,托遗响于悲风。”他感慨于于一生的短暂,但却又奋起直追,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是他人生的写照。

人生面对的就是一场一场的突围。人生如海浪,不遇礁岩难以激起旖旎如风的浪花。

公司以新能源领域为突破口,实现了突围,成就“陆上风电之王”美誉。如今,由陆向海,向海争风,进军海上风电领域,再一次实现突围。这背后的故事,是在公司领导带领下,公司上下员工凝心聚力,众志成城,取得了跨越式发展。我们要坚持“知行合一,价值创造”这一公司核心价值理念,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,把突围的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。

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。不要惧怕于包围圈,让我们直面风暴,做到人生的突围。正所谓玉汝于成,我们以青衿之志,履践致远,在公司的带领下,终能不啻微芒,造炬成阳!


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浏览次数: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